隨著越來越多的區塊鏈網路誕生,它們之間的信息互通和資產互換成為了 Web3 領域的核心需求。跨鏈服務應運而生,試圖搭建不同區塊鏈之間的橋樑,實現數據和價值的自由流動。
信任:跨鏈的核心挑戰
跨鏈服務要解決的首要問題,就是如何在不同的區塊鏈之間建立信任。每個區塊鏈都有自己獨特的共識機制和驗證規則,如何讓一條鏈相信來自另一條鏈的消息是真實可靠的,是所有跨鏈服務必須面對的挑戰。
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跨鏈服務需要在底層構建一個「信任層」。根據構建信任的方式不同,我們可以將跨鏈服務分為四大類:
- 原生驗證:在目標鏈上部署源鏈的輕客戶端,利用源鏈的共識機制來驗證源鏈上的消息,代表項目如 BTC Relay、Waterloo、Rainbow Bridge 等。
- 外部驗證:引入一組可信的第三方驗證人來負責驗證跨鏈消息,代表項目如 Multichain、Wormhole、LayerZero、Axelar 等。
- 本地驗證:交易雙方通過哈希時間鎖合約(HTLC)等方式直接進行點對點的原子交換,代表項目如 Interlay、Liquality 等。
- 樂觀驗證:假設跨鏈消息都是可信的,引入觀察者,如果有欺詐行為發生再進行舉報和處罰,代表項目如 Nomad、Celer IM 等。
傳輸層:高效可擴展的跨鏈通信
解決了信任問題之後,跨鏈服務還需要在上層構建一個「傳輸層」,負責識別和管理跨鏈消息的格式、順序、路由等,讓跨鏈通信更高效、更可擴展。
傳輸層通常由一組鏈上合約和鏈下中繼器組成。鏈上合約負責鎖定和釋放資產、驗證和執行跨鏈指令,鏈下中繼器負責在鏈與鏈之間搬運數據和證明。
為了避免對特定跨鏈消息的審查,很多跨鏈服務採用了默克爾樹或消息隊列等結構,實現了高吞吐和抗審查的特性。一些支持多鏈互聯的項目還引入了「通道」的概念,支持點對點和一對多的跨鏈消息傳遞。
應用層:連接跨鏈場景和底層區塊鏈
對於 AMB(任意消息橋)類的跨鏈服務,它們往往還會提供一個「應用層」,將各種跨鏈應用場景和底層的區塊鏈網路連接起來。
通過集成跨鏈服務提供的工具和介面,開發者可以方便地在自己的應用中實現各種跨鏈功能,如跨鏈資產轉移、跨鏈合約調用、跨鏈治理等。
跨鏈服務的應用層讓區塊鏈的跨鏈能力變得模組化、即插即用,極大降低了開發者的接入成本,推動了跨鏈生態的繁榮發展。
激勵層:構建可持續的跨鏈經濟系統
為了讓跨鏈服務能長期穩定運行,需要建立合理的激勵和懲罰機制,形成一個「激勵層」。通過精心設計的 token 經濟模型和參數,讓參與跨鏈服務的各方主體能夠獲得持續穩定的回報,同時又能抑制攻擊和作惡行為。
在信任層,需要激勵驗證者誠實可靠地履行驗證職責;在傳輸層,需要激勵中繼器及時准確地搬運跨鏈消息;在應用層,項目方需要根據自身商業模式設計用戶的激勵措施。
激勵層是一個跨鏈服務能否良性發展的關鍵,需要在安全性、可用性和經濟可行性之間尋求平衡。隨著跨鏈服務的不斷發展,我們看到各個項目也在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激勵方案。
結語
跨鏈技術經過幾年的發展,已經從剛起步的 1.0 時代邁入了 2.0 時代。隨著新的跨鏈項目不斷湧現,它們在底層架構和應用場景上都有了很大的創新,跨鏈服務的安全性、可擴展性、易用性等各方面也在不斷提升。
隨著模組化區塊鏈的出現,任意消息橋(AMB)應運而生,開啟了傳輸各種資料的可能性,每個服務都有其獨特的設計理念和權衡取捨:
- LayerZero 強調簡單易用,但依賴於中繼器和預言機的安全性。
- Wormhole 連接了多個非 EVM 相容鏈,但依賴於權威驗證者。
- Nomad 引入了 Optimistic 驗證機制,但犧牲了一定的延遲。
- Celer IM 提供即插即用的解決方案,但依賴於 SGN 網路的安全性。
- anyCall 支持任意資料傳輸,但依賴於 Multichain 的 MPC 網路。
- Hyperlane 引入了應用特定的驗證器,但每條鏈的安全性不盡相同。
- Axelar 利用 Cosmos IBC 協定,但目前仍在逐步去中心化的過程中。
同時,隨著以太坊的升級,零知識證明技術的進步,以及新的密碼學原語的出現,跨鏈服務還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。未來,隨著各種跨鏈協議的成熟和完善,跨鏈架構必將進一步演進。
參考資料
- Hyperlane:第一个无障碍跨链的 Layer,轻松连接任何链 — Foresight News
- Paka Labs 跨链研报(3/4)| 将孤岛连成大陆:解读 20 座跨链桥及 4 种跨链技术范式 — Foresight News
- Hyperlane研究报告:采用模块化设计,可轻松无缝地转移资产的跨链协议 — PANews
- 任何跨链信息桥的对比框架(跨链桥终极篇) — Foresight News
- 全链互操作协议 LayerZero研究笔记(一):跨链主流模式的回顾 — 农夫笔记 — Medium
- 全链互操作协议 LayerZero研究笔记(二):跨链模式综述 — 农夫笔记 — Medium
- 全链互操作协议 LayerZero研究笔记(三):锁定铸造跨链原理 | by 农夫笔记 | Mediu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