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法院國會改革修法引發的爭議與衝突-「民主倒退,公民搶救」521 行動

Kordan Ou
15 min readMay 23, 2024

--

2024 年 5 月,台灣立法院針對「立法院職權行使法」等五項法案的修正案,掀起了一場激烈的政治風暴。

5 月 17 日,立法院內部因修法草案的審議爆發了激烈的肢體衝突,並延續到 5 月 21 日的表決大戰。民進黨指責國民黨與民眾黨強行透過法案,未經充分討論即進行表決,違背了立法院應有的程式正義。反對者認為,此次修法不僅未能遵守實質審查程序,更有可能擴大立法院權力,破壞權力制衡,侵害人民權益。

立法院 517 衝突記錄:掌摑、擒抱、高處摔落,各黨眼中的「暴力」是?

隨著立法院內外的對立情勢加劇,眾多公民團體在青島東路上集會抗議,批評此次修法為「黑箱作業」,並要求退回草案重新審議。他們高喊著「我藐視國會」、「沒有討論,不是民主」的口號,重申程序正義與民主價值的重要性。這場爭議讓許多人對比十年前的太陽花運動,再次凸顯出台灣社會對於程序正義的高度重視與堅持。

國會改革法案通過了什麼? 一張圖表秒懂「已二讀」條文內容及爭議

在這場政治風暴中,律師公會、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、和全國律師聯合會也紛紛發表聲明,強調立法院應遵守憲政原理,進行實質討論,避免黨派私利破壞民主憲政制度。此次立法院改革爭議,無疑是對台灣民主制度的一次重大考驗。

國會改革修法的過程與爭議

國會改革修法始於 2024 年 2 月 20 日,台灣民眾黨團提出首個版本的《立法院職權行使法》修正案。隨後在 3 月初,各黨也陸續提出提案,共計有 15 個版本,包括國民黨立委提出的 13 個版本,以及民進黨立委賴瑞隆的 1 個版本。這些版本在條文內容上存在一定差異,凸顯各方對改革方向的不同訴求。

https://www.twreporter.org/a/legislature-voting-on-controversial-political-reforms

4 月 1 日,修法首次排入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審查,在歷經 2 場委員會、3 場公聽會後,原本應該在 4 月 15 日進行逐條討論。但在審查過程中,人數居劣勢的民進黨團為阻止草案送出委員會,先後提出 44 次散會動議,希望能夠有更充分的討論時間。然而,藍白陣營仍憑藉人數優勢,否決了所有散會動議,最終在沒有取得共識的情況下,將草案中超過 70 條的修正條文全數保留後,逕自宣佈審查完畢,引發程序正義的質疑。

5 月 17 日,朝野立委在院會上因《立法院職權行使法》部分條文修正案發生激烈肢體衝突,多人受傷送醫。儘管如此,藍白陣營仍挾人數優勢,在 17 日和 21 日分別針對草案進行二讀表決,透過了包括總統國情報告、藐視國會罪等重要條文,引爆在野黨的強烈抗議。民進黨團批評藍白陣營沒有經過妥善討論,以多數暴力強推爭議性法案。

朝野衝突升高,引發民間團體不滿。公民團體在立法院外搭起帳棚、舉辦記者會,手舉「沒有討論,不是民主」等標語,抗議藍白兩黨以粗暴方式透過法案,並提出「退回國會三法,重啟委員會審查」、「拒絕立院變人大」等五大訴求。這股抗議聲浪,與當年太陽花學運訴求「程序正義」有異曲同工之處,顯示民間對國會改革過程的關切與不滿。

國會改革的主要內容

這次國會改革的重點法案,主要涉及《立法院職權行使法》、《刑法》、《立法院組織法》、《立法委員行為法》、《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》等五大法案,統稱為「國會改革五法」。主要的修法內容,包括了建立總統國情報告制度、強化立法院人事同意權、擴大立法院調查權與聽證權、增訂藐視國會罪、立法院正副院長記名投票制等。

https://www.twreporter.org/a/legislature-voting-on-controversial-political-reforms

然而,圍繞這些修法內容,朝野產生了尖銳對立。在野黨質疑修法賦予立法機關過大權力,可能影響體制運作和權力平衡。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就指出,藍白版本出現「四大沒收」的問題,包括「沒收委員會實質審查、沒收黨團逐條協商、沒收院會記名表決、沒收委員登記發言」,流於黑箱作業。

其中,監察權與調查權的修法最受爭議:

  1. 依現行體制,調查權屬於監察院職權,而非立法院。民進黨先前曾推動修憲,主張精簡監察院,將其職權收歸立法院,但受到國民黨等在野黨反對而停擺。如今藍白版本繞過修憲程序,逕自修法擴權,等同架空監察院職能,恐有違憲疑慮。
  2. 在總統國情報告部分,現行憲法僅規定總統「得」向立法院提出國情報告,屬於總統的權力而非義務。而此次修法明定總統「應」每年及新任時,向立法院送出書面國情報告並進行口頭報告,且採取即問即答方式備詢,形同強制總統赴立院,引發在野黨的強烈不滿。

在藐視國會罪方面,依藍白版本,官員違反傳喚、提供虛偽資訊等,最高可處一年有期徒刑。若民間人士拒絕立院要求提供資訊,也將面臨罰鍰處分。在野黨則質疑此舉賦予立法院過大權力,恐影響人權,且涉及行政與司法權,已逾立法權範疇。

最後在立法院人事同意權與表決方式上,藍白提案強化立法院對總統、院長、大法官等人事任命的同意權,並將表決方式改為記名投票。民進黨則批評此舉凌駕行政權,也讓表決失去秘密性,恐受政黨操控而失去公正客觀。

程序正義成為朝野爭論的焦點

在委員會審查階段,儘管歷經多場審查會議與公聽會,但在關鍵的 4 月 15 日會議上,在野黨認為並未進行充分討論。民進黨團提出多達 44 次的散會動議,希望能夠有更多時間進行逐條討論,但都遭到藍白陣營以人數優勢否決。最終,法案中超過 70 條的修正條文被全數保留,未經實質討論就送出委員會,引發程序上的質疑。

按照立法院職權行使法,黨團協商是不可或缺的程序,旨在整合各黨團意見,化解歧見,尋求最大共識。然而,這次國會改革法案的審議中,黨團協商程序疑似被刻意省略。儘管民進黨團多次要求進行協商,藍白陣營仍以議事規則未明定協商為由,逕自將法案逕付二讀,突顯多數其威的強勢作風。

在院會表決方面,藍白陣營先是在 5 月 17 日委員會表決後,隔日逕自將法案排入院會議程,引發在野黨的強烈抗議,認為倉促上會又缺乏妥善討論。儘管過程中爆發嚴重肢體衝突,因藍營憂心若離開主席台,回到座位按鈴投票,主席台會被綠營「反佔領」,院長韓國瑜便宣布用「舉手表決」。於是現場投票狀況頻發,其中一案,議場人員清點現場僅 108 位立委,卻有 60 票贊成、 50 票反對共 110 票,引發綠營立委高喊「做票」。最後,藍白陣營仍以人數優勢強行表決,通過部分重大爭議條文,引爆民間的激烈反彈。

至於修正動議的提出,一般多針對草案中的文字錯誤或語意調整,屬於微幅修正,不會大幅更動法案實質內容。但這次在院會二讀會上,朝野各自提出版本迥異的修正動議,且在會議前夕(當天晚上 6:50 左右)才臨時提出,未及討論即付表決,等同實質上已是不同的法案版本。尤其,負責提案的黃國昌立委竟稱修正動議為「最高機密」,不願事先公開,更突顯其黑箱之嫌。

總的來說,這次國會改革法案的審議,從委員會到院會,在程序正義上都存在諸多爭議,反應出台灣民主深化過程中對於議事規範與慣例的挑戰。在「多數決」與「少數權」、「效率」與「妥協」之間,如何取得適當平衡,仍有待各方共同努力。

對五權憲政體制的挑戰與影響

國會改革法案對台灣的五權憲政體制帶來顯著影響。在權力分立與制衡的原則下,立法、行政、司法、考試、監察五權各司其職,彼此間應維持適當的平衡與節制。但此次法案的修正,卻有權力集中於立法部門之虞。

  1. 在立法權與行政權的關係上,修法賦予立法院更大的監督與制衡權力。除了國情報告的強制赴會與即問即答外,行政官員若拒絕立院要求提供資訊或出席備詢,將面臨罰鍰或刑責,顯示立法權凌駕於行政權之上的趨勢。而在人事同意權上的強化,也可能使行政部門的人事任命受到立法機關的掣肘。
  2. 在監察權的歸屬問題上,現行憲法賦予監察院調查彈劾之權,立法院的職權則在立法與預算監督。但修法中,立法院獲得了幾乎等同監察院的調查權與傳喚權,形同架空監察院職能。在未修憲的情況下,以修法取代監察權,已然逾越體制規範,恐有違憲之虞。
  3. 國會改革法案的透過,勢必影響未來台灣的政局發展。在總統與立法權力消長方面,總統作為民選首長,原本握有一定的自主權,但若依修法被迫接受立院的質詢與監督,恐影響其憲法地位與權威;相對的,立法院作為國會,權力的擴張雖有助於問政與監督,但也可能導致 populism(民粹主義)的橫行,影響決策品質。
  4. 這次以在野黨身分推動修法的國民黨與民眾黨,未來一旦重新取得行政權,勢必也將面臨相同的監督壓力,屆時能否適應與接受,仍待觀察。畢竟,權力的擴張往往只對在野黨有利,而非執政者。

朝野政黨的政治盤算與操作?

在國會改革法案的推動過程中,朝野政黨的政治盤算與操作,成為影響法案走向的關鍵因素。

對於藍白陣營而言,在面臨 2024 年總統及立委大選的考驗下,擴張國會權力,強化問政與監督功能,不啻是向選民展現改革決心的重要籌碼。尤其在民調支持度不利的情勢下,藉由修法舉措,挑戰民進黨的執政威信,爭取社會輿論支持,更是國、民兩黨的重要盤算。傅崐萁在國會改革過程中扮演了關鍵的推手角色,尤其是在其訪問中國大陸引發爭議後,更有人質疑其幕後是否有中共勢力的操盤

相對的,作為執政黨的民進黨,雖然過去曾提出類似的國會改革主張,但在權力轉移後,立場也出現微妙轉變。一方面,民進黨希望穩固執政基礎,維持行政權的完整性,避免受到立法權過度牽制;另一方面,面對在野陣營的步步進逼,民進黨也必須提出自己的改革論述,回應社會對問責與監督的期待,避免形同護航既得利益的印象。

在整個過程中,社會輿論的導向與操作,更是左右國會改革的關鍵因素。藍白陣營透過民粹訴求,將修法包裝成「深化民主」、「杜絕弊端」的方案,爭取社會認同;民進黨則以「違憲」、「侵權」等論點抨擊修法,並動員公民團體上街抗議,形塑反對聲浪。然而,面對錯綜複雜的法案內容與政治操作,一般民眾往往難以判讀真偽,容易受到誤導而形成同溫層。社群媒體的發達,更促成了二元對立(binary opposition)的泛濫,使得理性討論的空間遭到壓縮。

實際上,這次國會改革法案背後,反應的是台灣民主深化過程中,朝野政黨圍繞權力分配所展開的激烈角力。

媒體識讀與公民參與

在國會改革法案的爭議中,媒體扮演了關鍵的輿論引導角色。然而,面對複雜的議題與快速流動的資訊,媒體本身的立場偏頗和報導失衡,也對公眾認知產生重大影響。尤其在網路時代,社群媒體的發達催生了輿論戰與同溫層現象,使得理性討論的空間遭到壓縮,對立情緒不斷加劇。

「國會黑箱!兩兆錢坑!」??

在藍綠對立的框架下,媒體往往淪為政黨鬥爭的延伸戰場。友藍媒體藉由渲染民粹訴求,將修法包裝成「改革」、「進步」的代名詞;友綠媒體則聚焦程式爭議,強調「黑箱」、「霸凌」等負面框架。媒體立場的兩極化,使得新聞報導失去客觀中立的本質,淪為意識形態的傳聲筒。

實際上的”兩兆”

在這樣的氛圍下,判讀資訊真偽的能力,成為公民參與政治的核心素養。然而,面對鋪天蓋地的輿論戰,一般民眾往往難以區分真假訊息,容易受到片面論述的誤導。社群媒體演演算法所形成的「同溫層」,更使得個人只接觸到與自身立場相符的訊息,缺乏多元觀點的交流與辯證,加劇了社會對立。

各種圖文的片面資訊,多少人願意花時間了解全貌?

更令人憂心的是,在這樣的媒體生態下,理性討論的空間正遭到急遽壓縮。黑白二分的論述框架,使得任何不同意見都可能遭到汙名化與攻訐。政治人物與輿論領袖的煽動言論,更助長了情緒對立與敵意,使得社會缺乏互信基礎,難以形成建設性的溝通對話。

因此,在國會改革的議題上,媒體識讀與公民參與的品質,將是影響改革成敗的關鍵因素。唯有媒體秉持專業操守,以客觀、平衡、多元的方式呈現議題全貌;公民培養批判思考的能力,不受單一論述主導,理性看待改革的利弊得失;各方持份者放下成見,在尊重、包容的前提下,為台灣的憲政發展共同尋求最大公約數,國會改革才能跳脫淺薄的口水戰,回歸民主深化的價值理想。

這需要媒體、公民團體、教育工作者的齊心努力,更需要政治人物的負責任領導,以身作則,為理性討論創造友善環境。唯有如此,台灣的民主才能不斷精進,開創更加成熟、健全的局面。

個人觀點與反思

經過上述的分析與討論,我認為國會改革的方向與理念值得支持,只是在推動的過程有許多值得省思與改進的空間。

實際上,民主國家對於國會說謊皆有責任

長期以來,台灣民主的運作受到行政權過度膨脹、國會監督功能不彰等問題的困擾。因此,強化國會的職權,賦予其更多的調查權、同意權、監督權,對於健全民主體制、防杜弊端,具有積極意義。尤其在總統直選的憲政架構下,如何透過權力分立與制衡,避免「獨裁多數」的弊病,更須仰賴國會發揮應有的角色。

過去,官員就是實問虛答。你問他,他說:「不好意思,我們帶回去研究。」兩個月之後給你答覆,或者是推脫:「這個事情,不是我們的業務範圍。」

然而,國會改革絕非毀憲重建的工程,而應是在既有憲政架構下的修補與優化。因此,此次修法在程式正義上的粗糙與倉促,難免讓人質疑其正當性。國會改革攸關憲政運作與權力分配,理應經過最嚴謹、透明的討論程式,尋求各方最大共識,方能穩固其基礎。此次在委員會審查與黨團協商程序上的瑕疵,顯然有悖於程序正義的要求。

再者,國會改革的目的在於強化問政品質,而非製造對立與空轉。當前國會質詢的生態,諸如唇槍舌戰、意識形態爭辯、甚至人身攻擊等,已嚴重背離問政監督的初衷。未來國會除了在制度設計上強化監督功能,更應在文化與素養上促進理性問政,建立誠信互信的基礎。唯有朝野理性對話、尊重專業、致力於解決問題,國會才能扮演民意代表的角色。

在此次修法爭議中,執政的民進黨也有值得檢討之處。

在這次的修法過程,面對國會改革的訴求,民進黨的態度顯得過於保守與被動。儘管過去在在野時曾提出類似主張,但如今卻缺乏明確的改革論述與願景,給人護舊避新、維持現狀的印象。這種立場的轉變,難免予人唯權是從、缺乏誠意之感。

其次,民進黨執政後未能積極回應過去在野時的改革主張,反應在行動上的落差,也引發外界的質疑。若能以開放、積極的態度推動改革,或許就能掌握議題主導權,避免淪為被動挨打的處境。

再者,民進黨雖嚴厲抨擊藍白陣營的做法,但在程序問題上,其實難辭其咎。執政時期以「效率」為名,罔顧少數黨立場,強勢表決爭議性法案。在朝野互換位置後,理應以更謙卑、開放的態度面對在野黨,而非搬弄是非、轉移焦點。

最後,身為在野黨,民進黨理應提出建設性的制衡方案,回應人民對改革的期待。但在此次修法風波中,民進黨給人的印象仍是以杯葛、對抗為先,而非理性問政、深入討論,這恐不利其形象轉型。

後續可能的發展

反思的目的並非在區分統獨、藍綠立場,而是為了台灣民主的成熟與紮實。民進黨若能虛心接受批評,以身作則,從自身做起,帶動國會文化與民主品質的提升,必能為台灣民主發展史留下重要的一頁。

最後,國會改革的推動,有賴公民社會的積極參與。民主不僅是一種制度,更是一種生活方式。唯有公民擁有獨立思考、批判媒體、理性討論的能力,積極關心公共議題,民主才有紮實的社會基礎。這次在國會改革過程中,公民團體快速串連,展現抗爭能量,在在顯示公民意識的覺醒。未來,公民社會更應跳脫二元對立的框架,以多元、理性的方式參與政治,讓民主成為生活的常態。

結語

台灣民主走過三十多年的道路,從威權體制的廢除,到總統直選的實現,再到政黨輪替的常態化,每一步都歷經艱辛的努力與抗爭。

透過這次事件,我們看到了台灣民主的活力與韌性,也看到了尚待克服的課題與挑戰。朝野政黨的政治角力,凸顯權力分配失衡對民主運作的威脅;媒體輿論的失序,反應公共論述空間的匱乏;而公民社會的積極參與,則展現了捍衛民主價值的力量。

台灣的民主改革,不能僅止於國會職權的優化,更需要在政治文化、公民教育、媒體素養等方面,循序漸進地充實民主的內涵。

這場國會改革攸關台灣民主的未來,需要政治人物的智慧、社會輿論的理性、以及公民參與的熱情。唯有在憲政體制與民主價值間找到平衡,在多元利益間尋求共識,在程序正義上彰顯實質正義(substantive justice),國會改革才能為台灣帶來更好的民主。

參考資料

--

--

Kordan Ou
Kordan Ou

Written by Kordan Ou

我是 KryptoGO 的創辦人,同時也是一位加密貨幣的投資者和愛好者。我非常熱愛加密金融科技,並一直關注著行業監管的最新發展。如果你對這個領域感興趣,或是對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有疑問,歡迎關注我!我們可以一起探討這個迅速發展的領域,了解更多有趣的資訊。更多關於我:https://kordan.me

Responses (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