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普家族近期推出的「World Liberty Financial」(WLF)專案,引發了區塊鏈業界的廣泛關注和爭議。該項目試圖結合傳統金融與去中心化金融(DeFi),但其法律架構和代幣設計卻引來不少質疑。
法律架構的巧妙設計
WLF 設立於美國特拉華州,採用無股本公司(non-stock corporation)的形式,這種結構有效地將公司的運營與川普家族的個人資產分離,降低了法律風險。公司由董事會管理,沒有股東,並以中心化的方式運營,而非採用去中心化自治組織(DAO)。這種設計在法律上增強了公司的獨立性,但也引發了對其去中心化程度的疑慮。
募資方式與合規考量
WLF 主要透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(SEC)的 Regulation D Rule 506(c) 條例進行募資。此規定允許專案向合格投資者募資,免去了繁瑣的證券註冊流程,同時能公開宣傳以吸引特定投資者。然而,這也意味著一般大眾無法參與,僅限於符合特定財務條件的個人或機構,這與 DeFi 促進金融普惠的理念有所背離。
不可交易的治理代幣 $WLFI
WLF 推出的治理代幣 $WLFI 被設計為不可轉讓或出售,這在 DeFi 領域相當罕見。此舉主要是為了符合美國的監管要求,避免代幣被認定為證券,從而減少監管風險。然而,這種設計也削弱了代幣的流動性和持有者的利益,限制了市場參與者的熱情。
代幣分配與利益歸屬
根據白皮書,川普家族相關的 DT Marks DEFI LLC 將獲得 75% 的淨協議收入作為報酬,但川普家族成員並未直接參與公司的管理和運營。此外,代幣分配中,63% 用於公開出售,17% 作為用戶獎勵,20% 預留給團隊。這種分配結構被批評可能讓少數特權階層受益,與 DeFi 強調社群共享的精神相悖。
市場的質疑與擔憂
許多人質疑川普家族涉足加密貨幣的動機,認為這可能是為了蹭熱度或實現政治目的。不可交易的代幣設計、限制一般投資者參與,以及治理透明度不足,都加深了市場的疑慮。特別是在川普過去對加密貨幣持負面態度的背景下,其家族的高調參與更是引發了對潛在欺詐和洗錢風險的擔憂。
監管合規與 DeFi 理念的平衡
WLF 在法律合規方面的考量無可厚非,但過度強調合規可能犧牲了 DeFi 的核心價值。不可轉讓的代幣設計雖能降低監管風險,但也限制了代幣的功能性和持有者的權益。如何在嚴格的監管環境下,實現 DeFi 的開放性和包容性,是 WLF 以及整個行業需要深思的課題。
結語
WLF 的推出為區塊鏈領域帶來了一個新的討論焦點。它體現了傳統權力機構試圖進入 DeFi 世界的複雜性,也揭示了監管合規與去中心化理念之間的張力。未來,如何在法律框架內創新,同時堅守區塊鏈的核心價值,將是業界共同面臨的挑戰。